学习园地

学习园地
转自浙江宣传:舆论引导要走出的五个误区

文章发布时间:

2024-11-18

浏览次数:10

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,深刻改变了舆论格局和传播生态,各类新媒体、个人账号层出不穷,“一对多”的话语格局转向多元主体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,对舆论引导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。

这些年来,从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到全国宣传部长会议,都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要求。然而,从现实情况来看,舆论引导仍然存在不少误区,轻则效果不佳,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无法被群众所熟知和接受;重则影响党委、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;更有甚者加剧社会的撕裂和对立,影响稳定大局。

笔者梳理了舆论引导存在的误区,主要有以下5种典型表现。

一、居高临下、惯于说教

表现为开展舆论引导时习惯于居高临下地说教,缺少平等对话的亲切随和,被网友认为充满“爹味”。比如有的媒体在引导时有意无意间板起面孔,通篇讲大道理,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;有的话语、口气较为生硬、僵化,给人的感觉仿佛是拒人于千里之外;还有的作者网上“冲浪”不够、对社会了解不够,说的话、写的文章被网友认为是在教育自己。

互联网时代,“人人都有麦克风”,主流媒体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来源,读者也不再是“沉默的大多数”,而是在纷繁内容中具有选择权、话语权的发声主体。高高在上、不接地气的内容和文风,不仅“谁写谁看、写谁谁看”,甚至“谁也不看”,自然无法起到引导的作用。

对许多人来说,比起“老师的教诲”,更愿意接受“朋友的建议”。只有将读者放在平等的位置,倾听群众的呼声,并与时俱进地了解网络时代群众的特殊之处、变化所在、需求所向,用他们喜欢的语言、形式来进行引导,才能让人听得到、听得懂、听得进。

二、装聋作哑、缺位失语

当前,社会正处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,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同时,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,一些群众就业、生活遇到困难,突发事件时有发生。民生热点、突发事件都应当是媒体开展舆论引导的重点内容。然而,有的民生热点问题,网络上早已经讨论得沸沸扬扬,却不见媒体出来发声引导;有的突发事件已经挂上社交平台热搜热榜,当地媒体却集体隐身,有的甚至不管不顾群众真正想了解的,依然发成绩、摆亮点,一副“岁月静好”的模样;有的即使出来发声了,也是避重就轻、隔靴搔痒,顾左右而言他。

媒体要坚持团结、稳定、鼓劲,不意味着要回避热点和矛盾。发挥“耳目”功能,主动去发现问题、直面问题,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。尤其是对群众普遍关心的、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,应该深入了解情况,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,主动加强引导,回应社会关切。当然,不回避矛盾,不代表要在媒体上放大问题,而是要讲究技巧方法,引导时讲清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,讲清楚破解难题的思路举措,引导社会各界全面、客观看待形势,形成积极理性预期,把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
三、自说自话、没能共情

进入融媒体时代,“互联网情商”是媒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,也是开展舆论引导的基础。现实中,有的媒体开展舆论引导时,讲的一些道理是正确的,但是很多读者看了后容易产生反感心理。原因在于忽视了社会情绪和公众压力,没能找到情感的共鸣点,不仅没能抚平情绪,反而火上浇油,引发反弹。

比如,有的在进行经济形势引导时,一味讲成绩不讲困难,没有贴近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真实情况、现实难点,与群众感受不相符合;有的甚至将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归结为群众预期太高;还有的将部分大学生就业不易归结为他们“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”,认为他们不愿靠劳动改变人生,让年轻人从情感上难以接受。

人同此心、心同此理。舆论引导关键是要“将心比心”,讲究感同身受,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体会对方的心情和感受,增强共情能力,才能达到引导的效果。例如,在生育政策调整宣传时,就不能一个劲催生,也要看到年轻人面临的生活压力,看到社会保障的需要改进之处,这样的引导文章才有更强的说服力。

四、大水漫灌、只求声势

表现为一味追求规模和声势,却忽视了效果,追求“铺天盖地”,却做不到“入脑入心”;追求“倾盆大雨”,却做不到“润物无声”;追求“一哄而上”,却做不到“久久为功”。有的媒体认为,只要自己所有的平台和账号都发布同样的内容,就能实现共同发声、立体覆盖,却忽略了不同平台受众的特点和接受习惯的不同,也忽略了不停的重复可能会引发反感。

舆论引导既不能躲在角落、不发出声音,也不能就算发出声音,却畏首畏尾,不敢大张旗鼓。在追求规模、声势的同时,要以效果为导向,讲求方式方法,毕竟“发送不等于送达、送达不等于接受、接受不等于认同”,曝光度高并不代表效果好。有时候精准滴灌反而更有可能实现预期。尤其是对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,既要“到什么山唱什么歌”,针对不同的群体分别采用不同的传播策略;还要不急不躁、循序渐进、循循善诱,才能真正入耳、入脑、入心。

五、只管发布、不管互动

表现为有的媒体认为舆论引导文章发布了就完事了,不追踪效果,对社会反应和群众反馈也不关心,有的甚至担心自己的观点不被群众所接受,选择关闭评论区,从而错失了继续追踪互动、深化引导的良机。

即使再权威的媒体、再高明的作者在写文章时也难免会有疏漏,对社会面的了解难免会有缺失,评论区是收集信息、了解民情、改进工作的重要阵地。要做好舆论引导,非但不能关了评论区,反而要在其中发现线索、案例,了解群众的不同观点看法,针对其中具有普遍性、典型性的问题进一步进行引导,对模糊认识加强辨析,对错误观点进行驳斥,同时对自身不足进行改进,以此来提升引导的效果。

总之,舆论引导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,群众只有内心真正认可了,思想上才能实现转变,行动上才会步调一致。舆论引导不应该是“一种声音压制另一种声音”,而是在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、与群众平等沟通对话的基础上,来凝聚共识。其中最重要的,在于对“时度效”的把握,什么时间说什么话、话要说到哪个程度、实现的效果如何,是我们永远的必修课。

(来源: 浙江宣传之江轩)